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渑池老人捐赠珍藏十年的寺庙元代码石碑!

    信息发布者:耿村人
    2020-01-05 13:03:28   转载

    一块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碑刻,在经历漫长的缘分后,最终有了一个好的归宿。日前,渑池县果园乡焦峪洞村六旬村民焦法信,将珍藏10余年的宝泉寺元代碑刻无偿捐赠给渑池县文物局。

    2008年与碑结缘,老人义务守护10余载

    步入渑池县焦峪洞村宝泉寺,这块历经数百年的碑刻几经沉浮,仍旧竖立在宝泉寺的房子角,由于风化严重,很多字迹模糊,已无法辨认,但仍能感受到一份历史的积淀与厚重。

    谈起与碑结缘,村里的护碑老人焦法信激动不已,当年的往事一幕幕浮现出来。据他讲述,此碑刻是2008年修建渑池南站时,在胡家洼水库排水口处挖出来的,当时,从村里人口中得知此块碑文记载的是宝泉寺历史,焦法信看到之后,用四轮车拉回放在此处,当初字迹清晰,碑为重修宝泉寺碑记,碑上方有重修宝泉寺相关文字记载,可惜遗失掉了,剩下下方碑记,隐约还能见到文字。

    听护碑老人焦法信介绍,宝泉寺因东北角有一宝泉,泉水清澈,常年水流不断而得名。此寺为一朝廷命官辞官归隐之地。当年乾隆皇帝在少林寺接见该住持,因住持妙语连珠,得到乾隆皇帝封赏,授予3件宝贝。寺背后有个天然的石洞,洞内有书桌,可以面壁读书学习。山上岩石林立,像罗汉一样。

    “现在我已经守护了10余年了,岁数也大了,希望这个老物件将来也有个好的归宿。”焦法信说道。焦法信对石碑历史如数家珍,每当有外人前来参观,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人讲解。他说:“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如果破坏了就再也没有了。”

    为“缘分”画上句号,碑刻有了更好的归宿

    去年12月24日,在守护了10余载后,焦法信与这块石碑的“缘分”画上句号,当日他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宝泉寺元代碑刻无偿捐赠渑池县文物局。

    当日,渑池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带着捐赠证书,为老人颁发了荣誉证书,与老人完成了交接。

    “此碑应该是一块古碑,碑文模糊,如果长期闲置在这里,容易风化,不能很好保存。建议将此碑运回博物馆珍藏,让后代人世代可以看到这块古碑。”渑池县文物局负责人介绍道。

    据清代《渑池县志》记载,宝泉寺又名中山寺,治南二十里(现果园乡焦峪洞村南沟坡坳处,胡家洼生态游园水库边,房舍已毁,仅留岩石遗迹),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创建。有“中山八景”:苾刍洞、锦屏岩、娑萝树、洗钵泉、白莲池、罗汉石、盘陀石、秋叶园,名流题咏甚多。宝泉寺功德碑为定公元祐大师立。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信士杨仲贵等重修宝寺,有碑记。

    “装上车的那一刻,我们心里特别激动,为渑池又争取回一块古碑。老人对古碑尽管有些不舍,但由于古碑有了好的去处,他也非常开心。”该负责人介绍道,“此碑对于研究古代碑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下一步,渑池县文物局将此碑制作拓片后,安放渑池县博物馆院内,妥善保存。”

    古代碑刻对于考证古代郡县乡里及坊里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通过碑刻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记者在此呼吁,如果在乡村或者山区发现有相关的碑刻,可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以便更好地保护文物。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